來源:重慶家長幫 作者:腹中有墨 2018-06-15 11:06:39
前幾天看到一句話:初中學習好,到底需要有多拼?
作為初中老師,我所看到的不一定只是拼命學,我帶過的優秀的孩子,他們大多數都有好的學習習慣和家長協助他們做一些給力的規劃。
前段時間孩子們學習任務特別緊迫,幾個優秀的孩子雖然對自己的學習有把握,可還是沒有一絲怠慢。
我偶爾會和他們的父母交流,除了在學校的學習狀態,他們回家都是如何學習的,以及這些孩子的父母都在背后做過什么樣的努力。
我聽到后,只有深深的佩服。很想說,孩子就像一張白紙,以后有多絢爛其實是和環境、家庭有著直接的關系。
今天就分享一下,這些家庭的父母與孩子如何配合,總結他們的學習方式,真的可以從初中用到高中!希望各位父母們受益。
第一件事:規劃,規劃,規劃
初中數學在知識深度、能力要求等方面都比小學有了質的飛躍。初中學習與小學學習是完全不一樣的,三年時間,變數很大,完全可以讓孩子從優秀落入低谷,也可以讓墊底的孩子變得優秀,所以千萬馬虎不得。
初中三年的重點分別是什么呢?
初一就一個目的,讓孩子轉換好初中和小學的思維方式且不要厭煩學習。進入初中后,孩子不適應,成績有所下降是很正常的事情,大可不必因為他成績下降了就說他不好好學習了,或者智商不夠用了,或者一些什么泄氣的話。我秉持的原則是:只要他的成績不至于太差,只要他在學習,家長就不要過度關注成績。
我接觸的很多家長,總會問我,“怎么別人家的孩子一上初中就能學的那么好呢?我要是不趕緊催催他,這以后不就越落越多嗎?”我一直相信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,注意,不是智商不同,是特點不同,有一些孩子就是學東西快,但是呢,忘得也快呀,有一些孩子學新東西慢,因為這類孩子想的特別多,比較軸,但他一旦繞過這個彎兒,他會理解的特別深,記憶的也特別牢。
這兩類孩子沒有任何好壞之分,或者說各有各的優勢,各有各的缺點,初一不要怕孩子暴露出自己的問題,這是一個他逐漸了解自己,慢慢用自己的優勢來彌補自己劣勢的過程,慢慢為自己想辦法的過程。你不鼓勵他初一就把問題暴露出來,難道要他初三才暴露嗎?
與其說初一是開始,初二才真正進入最重要的攻堅階段。對于初二的孩子來說,課業量突然增加、能力也要求高。因為初二的內容占了初中3年內容的70%。如果初二不好好把握,初三除非付出超出常人的的努力,否則很難讓成績有一個大的提升。
很多過來人的經驗和教訓表明,如果說初一你還未完全跟上的話,初二還有機會進行補救。初三就是沖刺的時候。初二的暑假和初三上學期,是孩子最后一個彎道超越的機會,一定一定要安排好。
第二件事功夫在平時
中學生這些日常,一個都不能少:
1.查漏補缺
初中課程比較緊張,孩子要掌握的知識點,難易度會增加很多。這個時候,及時哪一科哪方面出了點問題,都要及時搞清楚,千萬別任其存在和發展,以免影響整個知識體系的完整把握,對中考造成影響!
2.強化基礎
經過了初一的適應和認知,初二的很多知識都是以后學習中必須用到的基礎知識。因此,這個階段對所學基礎知識的掌握一定要牢。如果發現有知識沒有掌握好,一定要及時補上,千萬不能拖到初三再補。
關注奧數網官方微信 數學資料、數學真題、更有全國教育資訊 微信搜索“奧數網”或掃描二維碼即可添加